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隱私權的法律規範

問:我想請問律師有關隱私權的部份,因為現在社會一直在進步,那基於法律所認定的隱私權與現代社會的進步,那在法律上隱私權的部份應該怎樣向法官講,會比較有利一點?基於什麼法條?因為有些法律有時候會不足,那應該要怎麼去敘述?

答:假設說隱私權被侵害了,因為它是屬於權力的一種,非法侵害我的權利,在民法上叫做「侵權行為」,侵權行為當然可以請求對方賠償,甚至於是要回復名譽的適當處分,所以這種情況下如果隱私權被侵犯了,我們可以要求賠償,依照我國民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以前在隱私方面沒有特別的分類,現在已經有正列的隱私了,所以這部份是可以請求的。


-------------------------------------------------------------------------

民法第 195 條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以金額賠償之請求權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前二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準用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