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基本上契約簽定之後,假設後面還有一個附約,當然也需要雙方簽名蓋章,對於這份契約的內容才是雙方合意。若是本約內有特別講清楚附在本約之後的附約也是屬於本約的一部分時,那當然就不需要簽名蓋章,但是這個附約的本身的齊縫章要蓋,以表示確是該附約,而該附約因為已在本約中說明:附約的內容視為本約的內容,是屬於本約的一部分。
至於契約的本身只要雙方同意簽名蓋章了就會發生效力,當然不一定要有公證人或是其他見證人,但是如果你願意有見證人或公證人那也無傷大雅。至於公證的部份,如果公證之後你有特別強調所欠債務得逕為強制執行的話,以後就不用透過打官司,直接透過公證書來聲請法院強制執行就可以了,不然如果沒有這個附加的條件在裡面的話,縱使有公證,也還是要打官司,請求依約履行契約內容,等法院判決後才可以聲請法院強制執行的。
---------------------------------------------------------------------------
民法第 153 條
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之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
民法第 153 條
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之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